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0 02:27:27  浏览:90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政部


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

1988年9月16日,财政部

第一章 会计组织与职责任务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更好地发挥财政总预算会计(以下简称财政总会计)的职能作用,在一九八三年制发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修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机关总会计。乡(镇)财政总会计适用的会计制度,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参照本制度的原则,自行制发。
第三条 财政总会计是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机关核算、反映、监督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总预算执行的会计。它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一项经常的、专业技术较强的基础工作。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顺利执行国家预算,促进国家预算圆满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条 财政总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参与各级财政总预算的计划,管理,其基本任务如下:
一、处理财政总会计的日常会计事项和帐务。办理预算收入、国库存款、预算拨款、预算支出、往来款项、预算周转金、财政专项资金以及财政预算外收支等会计事项。及时组织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和国库之间的对帐,作到日清月结、帐目清楚、内容真实、数字准确。
二、定期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期限,组织并汇编旬、月、季度总预算会计报表,做到报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参与向上级财政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国家预算或地方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工作:
负责组织年度财政总决算和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编审工作,进行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年终结算工作。
三、妥善调度预算资金,保证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资金按计划及时供应。配合征收机关督促各预算缴款单位及时、足额地上缴各项预算收入,协助财务部门促进预算用款单位合理、节约地使用资金,根据预算收支季节性的特点,及时解决财政库存的可能与单位用款需要的矛盾,妥善地调度预算资金,保证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资金按计划及时供应。
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国库条例细则”)的规定,协助国库认真做好各项国库工作,协助同级国库正确、及时地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和库款的支拨;及时地向国库提供与国库工作有关的计划和制度;密切财政机关、税收机关和国库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国库在完成国家预算任务中的执行作用、促进作用和监督作用。
五、制定各项预算会计制度、国库制度和有关实施办法,根据有关法令、法规、条例和预算会计制度制定权限的规定,制定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和实施办法;会同国家银行制定各项国库制度和有关实施办法、补充规定;审查主管部门制定的专项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或其他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办法;指导本地区的预算会计制度工作。
六、组织和指导本地区的预算会计工作。深入基层,辅导检查本级单位预算会计和所属财政总会计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协同财政机关内部财务职能单位,配合主管部门组织会计人员开展联审互助和互教互学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本地区预算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预算会计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
七、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反映,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的执行,实行会计监督。维护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国库制度。
各级财政总预算的执行,除财政机关设置总会计外,还有国家银行办理国库业务的国库会计,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办理基本建设拨款(贷款)的会计,中国农业银行办理农业资金拨款的会计,以及税务机关办理税收征解的税收会计。他们和财政总会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参与核算、反映和监督财政总预算的执行。
财政总会计对国库会计、税收会计和专业银行拨款会计之间相关的预算会计核算事务,负有具体组织、协调处理的责任。
第五条 各级财政机关应当根据工作的需要,设置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总会计机构,或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财政总会计,负责组织与管理全国的或一个地区的预算会计工作,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一、地(市)以上各级财政机关应当设置独立的总预算会计机构,省级以上各级财政机关至少应配备专职财政总会计五人,地(市)级财政机关至少应配备专职财政总会计3人。
二、县级财政机关可以不设独立的预算会计机构,但至少应配备专职财政总会计2人。
各级财政机关应当选派政治业务素质好,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财政总会计工作,并加强培训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待遇,保证会计工作时间,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对会计工作有显著成绩的,应予表扬或奖励。
第六条 各级财政机关或预算管理单位的行政领导人,对预算会计工作负总的责任,要把预算会计工作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经常督促、检查、指导,并在工作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保障会计人员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正确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做好会计工作。
各级财政总会计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
第七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知识,遵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坚持按国家法律、法令和规章办事。如实反映情况,维护财经纪律,保守国家机密,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八条 财政总会计的会计年度,以国家预算年度为准。每年1月1日开始,12月31日终止。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落实财政收支的需要,年度终了后,可设置一定期限的上年决算清理期。清理期限和清理事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根据财政部规定的原则具体规定。
第九条 财政总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结帐基础,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以本年度缴入基层国库的数额为准(包括支库在年终库款报解整理期内收到经收处报来的本年度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除本制度另有规定者外,都以本年度各预算单位由基层银行开户行支出的数额为准。
第十条 财政总会计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以元为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第十一条 财政总会计的库款支拨凭证,使用专门的财政库款支拨凭证或使用银行通用的支拨凭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自定。
财政总会计人员,一律不得经管、收付现金和上缴的物资。

第二章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完成会计任务的基本手段。它包括会计科目、记帐方法、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等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互为制约的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各级财政总会计,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变通。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十二条 会计科目,是对预算会计核算对象,按照资金活动的基本形式和不同的业务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一种方法。它是设置帐户,核算业务内容的依据。也是汇总和检查国家预算资金活动情况和结果的统一项目。会计科目的名称,未经财政部同意,不得随意变更或增加。不需要的科目,可以不用。
国家预算资金和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要分别核算、分别设帐,各自平衡。
第十三条 核算预算资金的会计科目如下:
━━━━━━━━━━━┳━━━━━━━━━━━━━━━━━━━━━━━━━━━
会计科目 ┃
┃ 核 算 内 容 和 使 用 方 法
分类和名称 ┃
━━━━━━━━━━━╋━━━━━━━━━━━━━━━━━━━━━━━━━━━
一、资金来源类 ┃ 本类各科目一般是收方余额。
预算收入 ┃ 核算缴入基层国库的各级财政预算收入数。收方,记
┃ 从国库拨来的各项预算收入数(负数以红字记入)。年
┃ 终,全部预算收入汇齐后,本科目收方余额转入“预算
┃ 结余”科目的收方。
上级补助收入 ┃ 核算上级财政拨来的预算补助款。收方,记拨入数;
┃ 付方,记退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结余”
┃ 科目的收方。
下级上解收入 ┃ 核算下级财政上缴的预算上解款。收方,记上解数;
┃ 付方,记退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结余”
┃ 科目的收方。
调入资金 ┃ 核算年终决算时,调入财政预算外资金结余弥补财政
┃ 总决算赤字,以及经财政部批准在核定的总预算以外
┃ 个别同时增支增收事项。收方,记调入数;付方,记退
┃ 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结余”科目的收
┃ 方。
与上级往来 ┃ 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款项。收方,记借入数;付
┃ 方,记归还数或转作上级补助收入数。
┃ 在编制“资金活动情况表”时,本科目如为“付方余
┃ 额”,应将本科目移入“资金运用类”。
预算暂存 ┃ 核算临时发生的应付、暂收款项。收方,记发生数;
┃ 付方,记退转数。
预算周转金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为加强预算后备力量,按照规定设
┃ 置的预算周转金。收方,记设置或补充数;付方,一般
┃ 无发生数。
预算结余 ┃ 核算各级财政总预算收支的年终决算执行结果。收
┃ 方,记年终从“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
┃ 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科目转来的全年收入数;
┃ 付方,记年终从“预算支出”、“上解支出”、“补助
┃ 支出”等科目转来的全年预算支出数,以及转入“购入
┃ 有价证券”科目数。本科目收付方轧差后的“收方余
┃ 额”即为本年“年终财政滚存结余”。转入下年新帐本
┃ 科目。
购入有价证券 ┃ 核算按国家统一规定用财政结余购买的有价证券。为
┃ 落实本年财政决算结余,每年年终,将“预算结余”
┃ 科目中本年购买的有价证券冲销转入本科目。收方,记
┃ 由“预算结余”科目转入数;付方,记冲转数。
┃ 本科目与“资金结存类”的“库存有价证券”科目,
┃ 是两个对应科目。
━━━━━━━━━━━┻━━━━━━━━━━━━━━━━━━━━━━━━━━━
续表一
━━━━━━━━━━━┳━━━━━━━━━━━━━━━━━━━━━━━━━━━
会计科目 ┃
┃ 核 算 内 容 和 使 用 方 法
分类和名称 ┃
━━━━━━━━━━━╋━━━━━━━━━━━━━━━━━━━━━━━━━━━
二、资金运用类 ┃ 本类各科目一般是付方余额。
经费拨款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对各事业行政主管会计单位的划拨
┃ 资金经费拨款数和需要单独报帐的专项拨款数。付方,
┃ 记财政拨款数;收方,记各单位报来的“银行支出数”
┃ 或缴回财政机关数。
┃ 核算财政机关核拨给各单位不需要单独结报的专项资
┃ 金,直接列预算支出处理,不通过本科目核算。但拨款
┃ 凭证上应注明收款单位作“拨入专项资金”科目入帐。
拨存建行款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拨存建设银行的基本建设拨款、贷
┃ 款等预算拨款。付方,记财政拨款数;收方,记建设银
┃ 行报来的“银行支出数”或缴回财政机关数。
预算支出 ┃ 核算各级财政总预算支出数。付方,记各单位“银行
┃ 支出数”,建设银行报来的“银行支出数”和财政机关
┃ 直接支出数,收方,记本年度支出收回数。年终,全部
┃ 支出汇齐后,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结余”科目的付
┃ 方。
┃ 财政总会计对单位会计的“银行支取未报数”如需设
┃ 会计科目记帐控制,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
┃ 自行增设科目。
限额结算支出 ┃ 核算采用经费限额拨款办法的财政机关,同国家银行
┃ 结算各单位支用的经费限额数,付方,记财政机关向国
┃ 家银行拨款数;收方,根据“银行支出数”,记转入预
┃ 算支出数。
上解支出 ┃ 核算上缴上级财政的预算上解款。付方,记上解数;
┃ 收方,记退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结余”
┃ 科目的付方。
补助支出 ┃ 核算拨给下级财政的预算补助款。付方,记拨出数;
┃ 收方,记退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结余”
┃ 科目的付方。
与下级往来 ┃ 核算与下级财政的往来款项。付方,记借出数;收
┃ 方,记收回数或转作补助支出数。
┃ 在编制“资金活动情况表”时,本科目如为收方余
┃ 额,应将本科目移入“资金来源类”。
┃ 本科目与“资金来源类”的“与上级往来”科目,是
┃ 两个对应科目。
┃ 有的地区习惯于把上下级往来科目固定分类的,也可
┃ 以改设“借入上级款”、“借入下级款(来源类)和
┃ “借给下级款”、“借给上级款”(运用类)两对往来科
┃ 目。但向中央送“资金活动情况表”时,应按本制度
┃ 规定编报。
预算暂付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对各预算单位临时发生的急需借
┃ 款。付方,记借出数,收方,记收回数或转作“经费
┃ 拨款”、“预算支出”数。
━━━━━━━━━━━┻━━━━━━━━━━━━━━━━━━━━━━━━━━━
续表二
━━━━━━━━━━━┳━━━━━━━━━━━━━━━━━━━━━━━━━━━
会计科目 ┃
┃ 核 算 内 容 和 使 用 方 法
分类和名称 ┃
━━━━━━━━━━━╋━━━━━━━━━━━━━━━━━━━━━━━━━━━
三、资金结存类 ┃ 本类各科目永远是收方余额。
国库存款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在国库的预算资金存款和预算周转
┃ 金存款。收方,记库款增加数;付方,记库款减少数。
┃ 收方余额为财政存款数。
库存有价证券 ┃ 核算地方政府按国家统一规定用预算资金购买的有价
┃ 证券库存数。收方,记库存数,付方,记兑换本金数。
┃ 本科目与“购入有价证券”科目,是两个对应科目。
在 途 款 ┃ 核算决算清理期内发生的上、下年度收入、支出业
┃ 务,需要通过本科目过渡处理的资金数。收方,记发生
┃ 数;付方,记冲转数(本科目的新年度帐,作相反方向
┃ 分录)。
┃ 预算收入按月划期核算的地区,平时也可以使用本科
┃ 目。
━━━━━━━━━━━┻━━━━━━━━━━━━━━━━━━━━━━━━━━━
第十四条 核算财政预算外资金和专项基金的会计科目如下:
━━━━━━━━━━━┳━━━━━━━━━━━━━━━━━━━━━━━━━━━
会计科目 ┃
┃ 核 算 内 容 和 使 用 方 法
分类和名称 ┃
━━━━━━━━━━━╋━━━━━━━━━━━━━━━━━━━━━━━━━━━
一、资金来源类 ┃ 本类各科目永远是收方余额。
预算外收入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按照国家规定征收、集中或留用
┃ 的、属于财政预算外资金范围的各项收入。收方,记收
┃ 入数(负数以红字记入)。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
┃ 外结余”科目的收方。
预算外补助收入 ┃ 核算上级财政拨来的预算外补助款。收方,记拨入
┃ 数;付方,记退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外
┃ 结余”科目的收方。
财政专项周转金 ┃ 核算地方财政机关经管的支农周转金,小型技措贷款
┃ 其金等各种专项周转基金。收方,记设置和增加数,付
┃ 方,记减少数。
┃ 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下年新帐本科目。
预算外暂存 ┃ 核算临时发生的预算外应付、暂存款项。收方,记发
┃ 生数,付方,记退转数。
预算外结余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预算外资金收支的年终决算执行结
┃ 果。收方,记年终从“预算外收入”,“预算外补助收
┃ 入”科目转来的全年收入数;付方,记年终从“预算外
┃ 支出”、“预算外补助支出”、“调出资金”科目转来
┃ 的全年支出数,以及转入“购入有价证券”科目数。
┃ 本科目收付方轧差后的“收方余额”即为本年“年终
┃ 财政预算外滚存结余”。转入下年新帐本科目。
预算外购入有价证券┃ 核算用财政预算外结余购买的有价证券。为落实本年
┃ 财政预算外资金决算结余,每年年终将“预算外结余”
┃ 科目中本年购买的有价证券冲销转入本科目。收方,记
┃ 由“预算外结余”科目转入数,付方,记冲转数。
┃ 本科目与“预算外库存有价证券”是两个对应科目。
━━━━━━━━━━━┻━━━━━━━━━━━━━━━━━━━━━━━━━━━
续表一
━━━━━━━━━━━┳━━━━━━━━━━━━━━━━━━━━━━━━━━━
会计科目 ┃
┃ 核 算 内 容 和 使 用 方 法
分类和名称 ┃
━━━━━━━━━━━╋━━━━━━━━━━━━━━━━━━━━━━━━━━━
二、资金运用类 ┃ 本类各科目永远是付方余额。
预算外拨款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用各项预算外收入向有关单位划拨
┃ 的资金数。付方,记财政拨款数;收方,记各单位报来
┃ 的“银行支出数”或缴回财政机关数(预算外拨存建
┃ 行款,可使用本科目也可增设一个总帐科目)。
预算外支出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用预算外收入安排的支出数。付
┃ 方,记各单位“银行支出数”和财政机关直接支出数。收
┃ 方记本年支出收回数。年终,全部支出汇齐后,本科目
┃ 余额转入“预算外结余”科目的付方。
预算外补助支出 ┃ 核算拨给下级财政的预算外补助款,付方,记拨出
┃ 数;收方,记退转数。年终,本科目余额转入“预算外
┃ 结余”科目的付方。
调出资金 ┃ 核算年终决算时,调出预算外资金结余弥补财政总决
┃ 算赤字。付方,记调出数;收方,记退转数。年终,本
┃ 科目余额转入“预算外结余”科目的付方。
财政专项周转基金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向各单位划拨的财政周转基金数。
贷款 ┃ 付方,记财政发放数;收方,记财政收回数。
┃ 年终,本科目付方余额直接转入下年新帐。
预算外暂付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对各预算外拨款单位临时发生的急
┃ 需借款,付方,记借出数;收方,记收回数或转作“预
┃ 算外拨款“、“预算外支出”数。
三、资金结存类 ┃ 本类各科目永远是收方余额。
预算外存款 ┃ 核算各级财政机关在国库的各项预算外资金和专项基
┃ 金存款。收方,记增加数;付方,记减少数。收方余额
┃ 为财政预算外存款数。
预算外库存有价证券┃ 核算地方政府用预算外资金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库存
┃ 数。收方,记库存数;付方,记兑换本金数。
┃ 本科目与“预算外购入有价证券”科目,是两个对应
┃ 科目。
预算外在途款 ┃ 核算决算清理期内发生的,上、下年度收入、支出等
┃ 业务,需要通过本科目过渡处理的资金数。收方,记发
┃ 生数;付方,记冲转数(本科目的新年度帐,作相反方
┃ 向分录)。
━━━━━━━━━━━┻━━━━━━━━━━━━━━━━━━━━━━━━━━━

第二节 记帐方法
第十五条 根据预算会计办理预算收支的特点和实行“收付实现制”的结帐基础原则,各级财政总会计的记帐方法,一律采用“资金收付记帐法”。
第十六条 资金收付记帐法,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帐主体,以“收”、“付”作为记帐符号。运用复式记帐原理,反映预算资金的收入、付出和余存情况。会计科目划分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三大类。资金结存,是预算资金活动的基本条件,记帐的主体;资金来源,反映
资金的来源和性质;资金运用,反映资金的用途和去向。资金收付记帐法的平衡公式是:
资金来源类 资金运用类 资金结存类
所有帐户收-所有帐户付=所有帐户收
方余额合计 方余额合计 方余额合计
第十七条 资金收付记帐法的记帐规则要点如下:
一、资金来源类或资金运用类科目,同资金结存类科目发生对应关系时,记“同收”或“同付”。
二、资金来源类同资金运用类科目发生对应关系时,记“有收有付”。
三、各类内部各科目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也记“有收有付”。
以上三条概括为:增加结存记“同收”;减少结存记“同付”;不涉及结存总额增减变化的,记“有收有付”。

第三节 会计凭证
第十八条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登记帐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单”两种。“原始凭证”是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经过的基础资料,也是填制“记帐凭单”的根据。“记帐凭单”是登记总帐的根据。“记帐凭
单”和所附的:原始凭证”是登记明细帐的根据。
各级财政总会计,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单;根据记帐凭单和原始凭证记帐,做到收支有据,责任清楚。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的原始凭证主要包括:
一、国库报来的各种预算收入日报表及其附件,如各种“缴款书”、“收入退还书”、“更正通知书”等。
二、各种预算拨款和转帐收款凭证,如财政库款支付凭证回单、各种汇款回单等。
三、各事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支出月报和建设银行的基本建设支出月报等。
四、其他足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经过的凭证和文件。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对各种原始凭证必须认真审查,加强复核监督。审查要点是:
一、国库的收款凭证是否符合“国库条例细则”的规定,收入的分成是否符合规定的留解比例,预算收入级次的划分和预算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有无错用预算科目,错划预算级次和错计分成收入情况,有无占压国库资金情况。
二、各项预算拨款凭证是否符合核定的预算计划,临时性借款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批手续。
三、各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银行报来的支出月报,是否准确、及时、完整,有无以拨作支,以领代报等虚报支出情况。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审核“原始凭证”无误后,据以归类整理编制“记帐凭单”。
“记帐凭单”的格式和编制方法如下:
一、记帐凭单格式(见下页)。
二、记帐凭单的编制方法。
1.记帐凭单,分为资金来源及运用类科目和资金结存类科目两部分。每一会计分录都是收就记收,付就记付,两个科目一
记 帐 凭 单
附件 张 19 年 月 日 顺序号第 号
━━━━━┳━━━━━━━━━┳━━┳━━━━━━━━━┳━━┳━━━━━━━━━━━━━━━━━━━━
┃ 资金来源及运 ┃ ┃ 资金结存类 ┃ ┃
┃ ┃ 过 ┃ ┃ 过 ┃ 金 额
摘 要 ┃ 用类科目名称 ┃ ┃ 科目名称 ┃ ┃
┣━━━━┳━━━━┫ 讫 ┣━━━━┳━━━━┫ 讫 ┣━┳━┳━┳━┳━┳━┳━┳━┳━┳━━
┃ 收 方 ┃ 付 方 ┃ ┃ 收 方 ┃ 付 方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复核 制单
个数字,对应平衡。
每一部分各科目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必定有收有付,两部分各科目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必定是同收或同付。有收有付的会计事项,收付两方对应平衡,同收或由付的会计事项,两部分之间对应平衡。
2.记帐凭单,应按照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顺序整理制单记帐。按照制单的顺序,每月从第一号起编一个连续号,预算内外的会计凭证应当分别编号,并分别装订保管。对于用“红字冲正法”更正错误编制的红、蓝字记帐凭单,应按先红、后蓝编列顺序号。预算收入为“负数”的,
以红字编制记帐凭单。
3.编制记帐凭单时,应当根据会计事项的性质填写摘要,并应认真填写科目名称、金额和所附原始单据的张数。
4.记帐凭单的日期,按下列规定填列:
(1)月份终了尚未结帐前,收到上月份的预算收入凭证,可填列所属月份的最末一日。结帐后,可填列实际处理帐务的日期。
(2)根据各种支出月报的银行支出数编制的记帐凭单,填列会计报表所属月份的最末一日。
(3)办理年终结帐的记帐凭单,填列实际处理帐务的日期并注上“上年度”字样。凭证编号,仍按上年12月份的顺序号连续编列。
(4)其余会计事项,一律按发生的日期填列。
5.填制的记帐凭单,应当经过有关人员复核盖章后记帐。制单人必须签名或盖章。会计人员自制的转帐事项的凭单,如更正记帐错误、年终结帐等记帐凭单,因无原始凭证,应经会计主管人员签章后方能生效。
6.记帐凭单每月应按顺序号整理,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加上封面,装订成册,妥善保管。记帐凭单封面格式。如下:
(财政机关名称)
记 帐 凭 单
━━━━━━━━┳━━━━━━━━━━━━━━━━━━━━━━━━━━━━━
时 间 ┃ 19 年 月份
━━━━━━━━╋━━━━━━━━━━━━━━━━━━━━━━━━━━━━━
册 数 ┃ 本月共 册本册是第 册
━━━━━━━━╋━━━━━━━━━━━━━━━━━━━━━━━━━━━━━
张 数 ┃ 本册自第 号至第 号共 张
━━━━━━━━╋━━━━━━━━━━━━━━━━━━━━━━━━━━━━━━
附 记 ┃
━━━━━━━━┻━━━━━━━━━━━━━━━━━━━━━━━━━━━━━
会计主管 装订人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填制的凭证发现错误时,不得挖补、涂抹、刮擦或使用化学药水消字,应按下列方法更正:
一、未登记帐簿的记帐凭单,可用“划线订正法”更正,或将原记帐凭单作废,重新编制。
二、已经登记帐簿的记帐凭单,用“红字冲正法”或“补充登记法”更正。
三、拨款凭证的金额如有错误,应当重新填制,不得用“划线订正法”更正。

第四节 会计帐簿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使用的会计帐簿(以下简称帐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会计帐户,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财政总预算资金活动的簿籍。是反映和监督各项预算收支、往来款项和库存资金的核算工具。设置和登记帐簿,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十四条 根据财政总会计不直接收纳预算收入,不直接花钱办事的特点,财政总会计的帐簿种类、用途和设置方法如下:
一、总帐。作为考核资金活动总括情况、平衡帐务、控制和核对各种明细帐之用,通常采用三栏式帐簿,按会计科目名称设置帐户。
二、明细帐。作为总帐有关会计科目明细核算之用。主要包括:
1.收入明细帐。预算收入明细帐,按照国家预算收入科目设置,下级上解收入明细帐,按上解的地区名称设置;“调入资金”和“上级补助收入”,以总帐代明细帐。
2.拨款明细帐。经费拨款明细帐,按照领款单位的名称和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款”设置。
“拨存建行款”以总帐代明细帐。
3.支出明细帐。预算支出明细帐按照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款”或“项”设置;补助支出明细帐,按补助的地区名称设置;“上解支出”以总帐代明细帐。
4.往来明细帐。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往来明细帐,按照财政机关名称设置;预算暂存、预算暂付明细帐,按存付的单位名称或资金的性质设置。
5.“国库存款”和“库存有价证券”明细帐。可以总帐代。
预算外资金总帐、明细帐的设置方法。比照预算资金的帐簿设置原则办理。
各种帐簿的通用参考格式,见本制度附件二。
第二十五条 为了保证帐簿记录的合法性,明确记帐责任,提高核算质量,各级财政总会计应当遵守下列记帐规则:
一、帐簿的使用,以每一会计年度为限。每一会计年度的开始应建立新帐。每一帐簿启用时,应将帐簿的机关名称、本帐名称、页数、启用日期和目录,经管本帐人员姓名等,按照下列格式认真填写,并加盖机关公章和有关人员的名章。
帐簿经管人员一览表和帐户目录样式如下:
经管人员一览表
━━━━━━━━┳━━━━━━━━━━━━━━━━━━━━━━━━━━━━━━
财政机关名称 ┃
━━━━━━━━╋━━━━━━━━━━━━━━━━━━━━━━━━━━━━━━
帐簿名称 ┃
━━━━━━━━╋━━━━━━━━━━━━━━━━━━━━━━━━━━━━━━
帐簿页数 ┃ 从第 页起至第 页止 共 页
━━━━━━━━╋━━━━━━━━━━━━━━━━━━━━━━━━━━━━━━
启用日期 ┃ 年 月 日
━━━━━━━━╋━━━━━━━┳━━━━━━━━━┳━━━━━━━━━━━━
机关首长签章 ┃ ┃ 会计主管人员签章 ┃
━━━━━━━━╋━━━━┳━━┻━━━━━━┳━━┻━┳━━━━━━┳━━━━
经管人员职别 ┃ 姓名 ┃ 经管或接管日期 ┃ 签章 ┃ 移交日期 ┃ 签章
━━━━━━━━┻━━━━┻━━━━━━━━━┻━━━━┻━━━━━━┻━━━━
帐 户 目 录
━━━━━━━━┳━━━━━━━┳━━━━━━━┳━━━━━┳━━━━━━━┳━━━━━━
科目编号 ┃ ┃ 科目编号 ┃ ┃ 科目编号 ┃
┃ 页 号 ┃ ┃ 页 号 ┃ ┃ 页 号
和 名 称 ┃ ┃ 和 名 称 ┃ ┃ 和 名 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记帐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红色墨水除登记预算收入负数使用外,只能在划线、改错、冲帐时使用。帐簿必须依照编定的页数,连续记载,不能隔页、跳行。如因工作疏忽,发生空白帐格或掀重帐页时,应将空白帐页划对角红线注销,并由记帐人员盖章。登记帐簿要及时准确,日清月结,文字和数字的书写,要清晰整洁。
三、为了保证帐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根据已经审核过的会计凭证登记帐簿。记帐时,将记帐凭单的编号记入帐簿内,记帐后,在记帐凭单上用“√”符号注明,表示已经登记入帐。
四、月份终了,各种帐簿记录原则上都应进行结帐,求出每个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第二十六条 帐簿记录如发生错误,不能挖补、涂抹、刮擦和用化学药水退迹,应按下列方法更正:
一、月份结帐前,发现文字或数字书写错误,用“划线订正法”更正,并由记帐员在更正处盖章证明。由于记帐凭单科目对应关系填错所引起的,用“红字冲正法”更正。


二、月份结帐后,不论是科目对应关系或金额登记错误,一律用“红字冲正法”更正。
三、由于记帐凭单少记或多记了金额所引起的错误,可以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少记了的,也可以用“补充记录法”将少记金额补足。

第三章 会计事务处理



第一节 预算收入
第二十七条 预算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通过国家预算所集中的资金。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力保证。各级财政总会计,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各项预算收入计划进行会计监督,配合各主管收入机关积极组织收入;监督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严格预算收入退库的管理;协助国库,及时、正确地收纳、划分和报解库款,加速库款的集中,防止专业银行占压、挪用国库资金;做好财政预算资金的灵活调度,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资金按预算计划及时供应。
第二十八条 各级预算收入的集中,都要通过国库办理,国库是国家预算收入唯一的收纳、划分和报解机关。各级国库根据“国库条例细则”的规定,每天将收纳的预算收入,编制各种预算收入日报表,将同级财政的预算收入连同有关凭证附件,报送同级财政机关。财政总会计根据审核无误后的预算收入凭证,按照报表的“本日收入”数,进行总会计帐务处理。除按“会计科目”登记总帐外,还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收入科目”登记预算收入明细帐,不得“以表代帐”。预算收入的“分户”登记工作,由各级财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分工。
第二十九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对国库每天报来的各种预算收入凭证,应当认真审核无误后才能作帐,除一般数字关系等技术性审核外,应着重审核以下各点:
一、预算收入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应当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认真审核。对于错用国家预算收入科目的,应当及时办理更正,以免影响国家预算收入的分类分析和检查预算缴款部门的收入任务完成情况。
二、预算级次的划分是否正确。应当按照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收入划分范围认真审核。上级财政的固定收入,不能作为本级财政的固定收入,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分成收入,不能作为本级财政的固定收入。发现差错,应当及时更正,以免打乱上下级财政之间的收入划分。
三、分成收入的留解数额是否正确。应当审核应计分成收入的“收入总额”是否齐全、准确,有无遗漏项目或地区,分成收入的留解比例,是否按上级财政机关的文件规定执行。如有差错,应当及时办理更正,以免影响财政管理体制的贯彻执行。
第三十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对各项预算收入的会计事务处理必须根据国库入库的原始凭证和各种预算收入日报表办理。
第三十一条 已经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即为国家预算资金。各级财政总会计,必须维护国家库款安全。要加强预算收入退库的会计监督,严格会计核算手续。凡不属于国家明文规定的退库项目,均不得冲退国家预算收入。
属于国家规定退库范围的退库事项,一律凭申请退库单位的“申请书”经过批准后,开给“收入退还书”办理。各级财政总会计,对于由财政机关办理的“集中退库”事项,更要加强复核监督,必要时有权要求申请退库单位和审批部门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对于不符合预算收入退库范围、审批程序和手续不完备的退库,不予签发“收入退还书”,并提请核批单位重新审查。
第三十二条 各级财政机关、收入机关和国库,在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退还、报解时,都应当加强复核,防止差错,如有错误,不论本月发生的,或以前月份发生的,都由发生错误的单位,在发现错误的月份,按“国库条例细则”的规定,填制“更正通知书”,通知有关单位共同更正。

第二节 预算拨款
第三十三条 预算拨款,是各级财政机关根据核定的预算计划,通过财政总会计,拨给各预算单位和拨存建设银行的预算资金,它是国家预算分配预算资金的开始,是各预算单位进行生产建设、完成事业计划的资金来源和财力保证。各级财政总会计,既要按计划保证供应预算资金,又要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和监督。
预算拨款属于待结算资金。各级财政总会计不得以拨作支,领款单位不得以领代报。
预算拨款应当按照经费领报的隶属关系逐级转拨办理,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作为主管会计单位,直接和财政机关发生领报关系:
一、人员编制不满10人的单位;
二、年度经费预算不足两万元的单位;
三、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
第三十四条 财政机关对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拨款,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以下两种拨款方式:
一、限额拨款方式。财政机关在核定的年度预算范围内,分期给用款单位下达用款额度。即“经费限额”,由国家银行参与组织、监督,并核算反映预算拨款支出。
限额拨款方式,有利于预算资金的集中使用,可以及时掌握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简化拨款事务,便于年终清理结算。中央预算单位遍及全国,比较分散,财政部对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实行限额拨款办法,地方预算单位是否实行限额拨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与银行商定。
二、划拨资金方式。由财政机关按月一次或分次签发库款拨付凭证,通过国库,将预算资金直接划入主管会计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户,由主管单位按照预算所规定的用途,办理转拨或支用。每月终了,由预算单位逐级编报“单位预算会计报表”。
第三十五条 为了保证支出预算的正确执行和预算资金的灵活调度,预算拨款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根据核定的年度预算或季度(分月)计划拨付。不得办理超预算、无计划的拨款。
二、根据事业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拨付。既要保证资金需要,又要防止积压浪费;既要考虑本期计划需要,又要掌握上期资金使用和结存情况,以促进各单位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预算资金。
对于不按期报送单位预算会计报表的单位,财政机关有权停拨其下期经费。
三、根据财政机关的国库存款情况拨付,以保持预算资金调度的平衡。
第三十六条 各项预算拨款,除按“会计科目”登记总帐外,对于行政事业等经费,还应设置经费拨款明细帐,对于拨存建设银行的预算资金,可不设明细帐。财政机关经办的直接支出,不通过预算拨款帐核算。

第三节 预算支出
第三十七条 各级财政总预算支出,除财政机关经办的直接支出外,均以“银行支出数”作为核算基础。“银行支出数”是基层用款单位在核定的预算范围内,从开户银行支款的数额,体现财政总预算分配资金的结束,单位预算使用资金的开始。各级财政机关必须坚持以基层用款单位的“银行支出数”作为总预算支出报销的数字基础。既不得随意以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也不要以“实际支出数”作为财政总预算支出的数字基础,以免造成财政收支结余不实。
第三十八条 各项总预算支出的报销根据规定如下:
一、各项事业行政经费支出。根据各主管会计单位报来的汇总单位预算会计报表所列“银行支出数”,列报财政总预算支出。
二、建设银行经办的基本建设拨款(贷款)支出,根据建设银行每月报来的银行会计报表所列基层开户作的“银行支出数”列报财政总预算支出。
三、下列财政机关直接经办的支出以财政拨款数列报财政总预算支出。对国营企业的支出拨款、包干使用的专项资金拨款(不需单独报帐部分)、科技三项费用、挖潜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价格补贴、建立各种财政专项周转基金款、对差额单位的差额补助和对其他单位的一次性补助以及上下级财政之间的补助支出、上解支出。
财政机关拨给事业单位的储备用周转金,按拨出数列支。
第三十九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的预算支出,除按“会计科目”登记总帐外,还应当根据总会计的支出预算特点,按下列要求设置预算支出明细帐。
一、事业行政经费支出,每月根据各主管会计单位报来的月报记一次帐,可采用“表式帐”。每月按“款”分单位设置。也可用三栏或多栏式帐簿登记预算支出明细帐,但不得无明细帐。
建设银行经办的基本建设等支出的明细帐也可参照办理。
为了便于登记“银行支出数、部分的预算支出帐,可以编制“银行支出数汇总表”据以记帐。格式如下(见下页)。
二、财政部门直接经办的支出,按“款”分部门应设三栏式或多栏式帐户核算。

第四节 国库存款
第四十条 为了集中管理财政库款,统一调度预算资金,各级财政机关均由财政总会计统一在同级国库开立“国库存款”和“预算外存款”两个帐户。分别用来核算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往来款项等会计事务。财政机关的财政专项周转基金可以由总会计统一在有关专业银行单独开立存款帐户。
银行支出数汇总表
财政机关名称 年 月份 第 页
━━━━━━━━━━━━┳━━━━━━━━┳━━━━━━━━━━━┳━━━━━━━━
预算科目和机关名称 ┃ 本月数 ┃ 本年累计数 ┃ 备 注
教育事业费 ┃ ┃ ┃
甲 机 关 ┃ ┃ ┃
乙 机 关 ┃ ┃ ┃
. ┃ ┃ ┃
. ┃ ┃ ┃
. ┃ ┃ ┃
━━━━━━━━━━━━╋━━━━━━━━╋━━━━━━━━━━━╋━━━━━━━━
其他事业费 ┃ ┃ ┃
甲 机 关 ┃ ┃ ┃
乙 机 关 ┃ ┃ ┃
. ┃ ┃ ┃
. ┃ ┃ ┃
. ┃ ┃ ┃
━━━━━━━━━━━━╋━━━━━━━━╋━━━━━━━━━━━╋━━━━━━━━
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合计 ┃ ┃ ┃
━━━━━━━━━━━━╋━━━━━━━━╋━━━━━━━━━━━╋━━━━━━━━
建设银行经办的基建 ┃ ┃ ┃
支出合计 ┃ ┃ ┃
━━━━━━━━━━━━╋━━━━━━━━╋━━━━━━━━━━━╋━━━━━━━━
. ┃ ┃ ┃
. ┃ ┃ ┃
. ┃ ┃ ┃
━━━━━━━━━━━━╋━━━━━━━━╋━━━━━━━━━━━╋━━━━━━━━
支出总计 ┃ ┃ ┃
━━━━━━━━━━━━┻━━━━━━━━┻━━━━━━━━━━━┻━━━━━━━━
会计主管人员 复核 制表
第四十一条 为了简化核算手续,预算周转金存款合并在“国库存款”帐户内统一核算。
各级财政预算周转金,供平衡季度预算收支的临时周转使用,不能用于财政开支。非经上级财政机关批准,年终必须保持原数,不能减少。
预算周转金的数额,应当随着预算支出的逐年增加,相应补充。动用上年结余设置或补充预算周转金时,财政总会计均作预算支出处理。
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机关要严格掌握库款余存,在国库存款余额内签发库款支付凭证,财政拨款凭证,一律不能提取现金。

第五节 预算往来
第四十三条 财政机关的往来款项,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结算资金。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上下级财政机关之间的往来,包括预算周转借垫款和财政体制结算往来款;另一种是,财政机关与预算单位之间发生的应付、暂存和应收、暂付款项。
各项往来款项必须严格掌握,正确核算,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帐。年终,原则上应无余额。
第四十四条 各级财政机关,对于上下级之间的借垫款,属于预算补助范围以内的,应直接用“补助支出”科目拨款,不得长年用往来科目挂帐。非预算补助范围内的借款,应随时清理。上下级财政之间借出或归还款项时,应尽可能在当月份汇到对方入帐,以利双方划期对帐。
第四十五条 各级财政机关与预算单位之间发生的临时性资金往来要及时清理。该作预算拨款或预算支出的,应当及时办理会计转帐手续,属于应作预算收入款项,不得长期挂在“暂存”帐上。年终,除预拨下年度经费外,一般应无余额。
第四十六条 所有往来款项,都要按单位或资金性质设户,用三栏式帐簿进行明细核算。

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
第四十七条 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的财政资金。地方财政机关掌管的预算外资金,主要是各项地方附加收入和国家规定由地方财政集中或留用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总会计,对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的会计事务处理办法,比照本制度预算资金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 预算外资金的会计核算,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严格划清预算内、外的界限。不得化预算内收入为预算外收入;也不能把应由预算外列支的款项挤入预算内报销。
二、收入按政策制度,非经国家批准,不得自行扩大预算外资金项目,或提高附加、留成比例。
三、支出按指定用途。各种预算外资金,一般都有指定用途,要保证规定用途的资金需要。不得随意挪用搞自筹基建等其他开支。
四、预算外资金,要单独核算。做到先收后支,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略有节余。
第四十九条 根据国务院规定,对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存储管理的,其财政总会计的核算方法,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另作补充规定。

第四章 会计结帐和结算
第五十条 为了总结一定时期内的会计帐户记录,便于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各级财政总会计,应当定期、及时地进行会计结帐。结帐期限,会计事项较多的帐户,每月一次;会计事项很少的帐户,每年一次。
会计结帐,应在月末日办理,不得为赶编报表提前结帐。结帐的数码,不准用红字书写。
结帐方法:月份结帐时,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的,应在当月最后一笔记录下划一通栏红线,在线下结出当月发生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在下面划一道单红线,表示相加数。如果需要结出累计发生额的,应逐月计算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登记在月份发生额之下,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划一道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平时不需要按月结出发生额和累计发生额的帐户,年末都应当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并在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划双红线,表示累计或平衡数。
年度终了后,要把各帐户余额结转下年。在下年新帐户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转来的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第五十一条 为了正确、完整地反映报告期内的财政总预算收支和资金活动情况或结果,各级财政总会计,在会计结帐前,应当对有关会计事项,认真进行整理或清理。月份结帐前,凡在本月内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记入当月帐内,如有单位尚末报帐或平时尚末登记入帐的,应当全部催齐登帐试算平衡后,再进行会计结帐。
第五十二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在年度会计结帐前,应当全面进行年终清理结算。年终清理结算的主要事项如下:
一、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预算数字是考核决算和办理收支结算的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结算的依据。年终前,各级财政总会计,应配合预算管理部门,把各财政总预算之间,各级财政总预算和各单位预算之间的全年预算数核对清楚。追加追减,上划下划数字,必须在年度终了前核对完毕。为了便于年终清理,本年预算的追加追减和企事业单位的上划下划,一般截至11月底为止。各项预算拨款,一般截至12月25日为止。
二、清理本年预算应收应支。凡属本年预算收入,要认真清理,年终前必须如数缴入国库。督促国库在年终库款报解整理期内,迅速报齐当年预算收入。应当在本年预算支领报销的款项,也要在年终前办理完毕。
三、清理借垫往来款项。各级财政的暂收、暂付、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要在年终以前,认真清理结算,做到人欠收回,欠人归还。应转作预算收入或预算支出的款项,要及时转入本年预算收支帐。
四、组织征收收入机关、监交机关和国库进行年度对帐。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库制度的规定,支库应设置10天的“库款报解整理期”,经收处12月31日前所收款项,应在“库款报解整理期内报达支库,列入当年决算。年度终了后,各级国库,要按年度”决算对帐办法,编制预算收入对帐单,分送同级财政机关、征收机关和监交机关核对签章。保证预算收入数字一致。
五、结清单位预算拨款。财政机关对同级单位预算主管部门的全年预算拨款结余,应当在年终前及时清理结算。属于应当缴回财政的,要督促在年前将结余存款及时上缴,结清经费拨款帐;属于应当留归单位的预算包干结余等存款,作为财政支出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项目处理。
本年单位预算包干结余,财政总会计不得列作财政总预算支出报销。
六、进行年终财政结算。各级财政之间,要在年终清理的基础上,结清上下级财政总预算之间的预算调拨(上解、补助)收支和往来款项。对于上、下级财政之间的预算补助款或预算上解款,要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计算全年应补助款数额和应上解款数额,与已补助和已上解数额进行比较,结合借垫款项,计算出全年最后应补或应退数额,填制“年终财政决算结算单”,作为年终财政结算的凭证,进行会计帐务处理。
第五十三条 各级财政总会计,对年终决算清理期内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按照预算年度分别记入上年度或新年度帐内。属于清理上年度的会计事项,记入上年度帐内,属于新年度的会计事项,记入新帐。严格划清会计年度,防止重记漏记。
第五十四条 财政总会计经过年终清理和结算,把各项结算收支记入旧帐后,即进行年终结帐工作。年终结帐工作,一般分为年终转帐、结清旧帐和记入新帐三个环节,依次作帐。
一、年终转帐。首先计算出各帐户收方和付方的12月份合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末余额。然后,根据各帐户12月末的余额,编制结帐前的“资金活动情况表”进行试算平衡。试算无误后,再将应对冲转帐的各个收入帐户和支出帐户的余额,按年终冲转办法,填制12月份的记帐凭单(凭单按12月份连续编号,填列实际处理日期),全部转入“预算结余”和“预算外结余”帐户。
二、结清旧帐。将各个收入和支出帐户的收方、付方结出全年总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本帐户全部结清。
对“国库存款”、“预算外存款”、“在途款”、“预算结余”、“预算外结余”等年终有余额的帐户,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表示转入新帐。
三、记入新帐。根据本年度各个总帐帐户和明细帐户年终转帐后的余额再编制年终决算“资金活动情况表”和有关明细表(不编制记帐凭单)。将表列各帐户的余额,直接记入新年度有关总帐和明细帐各帐户预留空行的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
上级财政在核定年度财政决算时,如需更正原报决算的收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国务院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通过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装备自主化与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和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
  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带动基础配套产品发展。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规划目标。
  1.产业实现平稳增长。保持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稳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2.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提高国产装备质量水平,扩大国内市场,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巩固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稳定出口市场。
  3.重大装备研制取得突破。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
  4.基础配套水平提高。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自动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特种原材料实现重点突破。
  5.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
  6.增长方式明显转变。生产组织方式和重要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得到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现代制造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一)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
  1.高效清洁发电。以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和福清、广东阳江、浙江方家山和三门、山东海阳以及后续核电站建设工程为依托,推进二代改进型、AP1000核电设备自主化,重点实现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级泵阀、应急柴油机等主要设备的国内制造。以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和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场工程为依托,推进风电设备自主化,重点实现变频控制系统、风电轴承、碳纤维叶片等产品的国内制造。进一步提高70万千瓦以上水电设备、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设备、大型燃气机组、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的性能质量。开发太阳能发电设备。发展大型火电、核电站辅机。
  2.特高压输变电。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为依托,以交流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全封闭组合电器等为重点,推进750千伏、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自主化。
  3.煤矿与金属矿采掘。以平朔东、胜利东二号、白音华、朝阳等十个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煤矿,酸刺沟等十个深井煤矿,以及大型金属矿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采掘、提升、洗选设备,重点实现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等设备的国内制造。
  4.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以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为依托,发展长距离输送管道燃压机组、大型管线球阀和控制系统等装备;以浙江、江苏、珠海、青岛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为依托,发展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及接收站等设备。
  5.高速铁路。以在建的京沪、京广、京沈、沪昆等约1万公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西部干线铁路、煤运通道建设项目为依托,组织实施铁路交通设备自主化,实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内燃机车、重载货车、大型养护机械等装备的国内制造。
  6.城市轨道交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近70条线路工程项目为依托,重点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主辅逆变器等机电设备自主化。
  7.农业和农村。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等耕作机械,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新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采棉机等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节水型喷灌设备等。适应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设备、灌溉和排涝设备、沼气除料设备、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备等。
  8.基础设施。适应交通、能源、水利、房地产等行业发展需要,以大型隧道全断面掘进机、大型履带吊和全路面起重机、架桥机、沥青混凝土搅拌和再生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发展大型、新型施工机械;以空管设备和空管自动化系统、行李和货物高速分拣系统、安检设备与智能化监测系统、航显综合系统及设备、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及设备等为重点,发展机场专用装备;以大型斗轮堆取料机、翻车机、装卸船机等为重点,发展港口机械。
  9.生态环境和民生。适应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需要,大力发展污水污泥处理设备、脱硝脱硫设备、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设备、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食品、药品、煤矿瓦斯等安全检测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
  10.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重型数控金切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设备、重型锻压设备、清洁高效铸造设备、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型清洁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设备等八类主机产品,基本掌握高档数控装置、电机及驱动装置、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关键部件等的核心技术。
  (二)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
  1.钢铁产业。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冷热连轧宽带钢成套设备、大型板坯连铸机、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设备、大型制氧机、大型高炉风机、余热回收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大型冶金成套设备自主化。
  2.汽车产业。结合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汽车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
  3.石化产业。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对苯二甲酸(PTA)、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和天然气输送液化储运等成套设备,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反应热交换器、挤压造粒机、大型空分设备、低温泵等为重点,推进石化装备自主化。
  4.船舶工业。结合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焊接、涂装工艺装备水平,实现船用柴油机、曲轴、推进器、舱室设备、甲板机械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
  5.轻工业。结合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食品机械、制浆造纸机械、塑料成型机械、制革制鞋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包装设备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等为重点,推进轻工机械自主化。
  6.纺织工业。结合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高效、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纺织机械自主化。
  7.有色金属产业。结合实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高精度轧机、大断面及复杂截面挤压机等为重点,推进有色冶金设备自主化。
  8.电子信息产业。结合实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新型元器件生产设备、表面贴装及无铅工艺整机装联设备、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及工模具等为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自主化。
  9.国防军工。结合国防军工发展需要,以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核工业等需要的关键技术装备,以及试验、检测设备为重点,推进国防军工装备自主化。发挥军工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
  (三)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1.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大型核电设备铸锻件,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铸锻件,70万千瓦以上等级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铸锻件,石化、煤化工重型容器锻件,冷热连轧机铸锻件,大型船用曲轴、螺旋桨轴锻件,大型轴承圈锻件等。
  2.基础部件。重点发展大功率电力电子元件、功能模块,大型、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紧固件,高压柱塞泵/电动机、液压阀、液压电子控制器、液力变速箱,气动元件,轴承密封系统、橡塑密封件等。加快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中高档传感器等。
  3.加工辅具。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型腔模具、精密冲压模具、高档模具标准件,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刀具,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量仪,高档精密磨料磨具等。
  4.特种原材料。重点发展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电站用钢(钢管),大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高速列车转向架、轮对用特种钢,飞机用高档铝型材,轴承、齿轮、模具、量具、刃具、高强度紧固件用特种钢,机床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专用钢材,高耐磨钢,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
  (四)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1.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大对重点基础配套企业的投入力度,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向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等领域,发展一批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企业,健全产业配套体系。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集中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检测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
  3.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改进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合理配置资源,整合区域内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四大基础工艺能力,建设专业化生产中心。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4.加快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淘汰落后产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5.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充分吸收借鉴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为海外专业技术人才回国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稳定和扩大装备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成套水平。
  6.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7.加强企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优化产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和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改进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四、政策措施
  (一)发挥增值税转型政策的作用。
  充分发挥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装备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二)加强投资项目的设备采购管理。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支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装备。项目申报文件中须附有设备采购清单,项目咨询评估阶段需对设备采购方案进行评估,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对设备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自主创新设备采购方案的落实。
  (三)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
  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
  (四)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制定《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支持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目录内装备的自主化、节能节材减排改造、企业兼并重组后内部资源整合、区域性四大基础工艺中心建设、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等。
  (五)支持装备产品出口。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贷资金投放,支持国内企业承揽国外重大工程,带动成套设备和施工机械出口。
  (六)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对铸件、锻件、模具、数控机床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到期后,研究制定新的税收扶持政策,调整政策适用范围,引导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制定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对重组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长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申请贷款等予以支持;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八)落实节能产品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用好节能产品补贴资金,对购买高效节能装备产品的终端用户给予补贴,2009年先行开展对高效电机推广应用的补贴。抓紧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及早兑现到户。
  (九)建立产业信息披露制度。
  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项目核准、企业重组、产能利用、进出口、生产销售库存等信息,为企业投资决策、银行贷款、土地预审等提供信息指导。
  (十)支持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设。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建设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装备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完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
  五、规划实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分工,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适时开展《规划》的后评价工作,及时提出评价意见。
  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已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二○○六年十一月三日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综合评价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的整体质量,引导提升专业素质和执业水平,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负责组织事务所综合评价工作,并公布综合评价的有关信息。

第三条 事务所综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 经批准设立的事务所,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均可参加综合评价:

(一)未持续达到规定的设立条件;

(二)未按时履行会员义务;

(三)填报综合评价信息严重失实;

(四)因故终止;

(五)中注协认定不能参加综合评价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事务所,可自愿申请参加综合评价。每年3月31日前,填写《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基本情况表》(以下简称《情况表》),上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省级协会)审核。

事务所跨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分所,每年3月31日前,填写《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综合评价基本情况表》(以下简称《分所情况表》),上报分所所在地的省级协会审核。

事务所在所在省级行政区内设立的分所的相关数据在《情况表》内合并填报。

第六条 事务所在填报《情况表》前已合并、分立的,可以以合并、分立后的事务所参加综合评价。

合并、分立的事务所应提交工商管理部门变更登记手续的证明、相关决议、协议等证明材料。

第七条 事务所及其分所应对《情况表》、《分所情况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 省级协会负责审核本地区事务所填报的《情况表》和本地区分所填报的《分所情况表》,在每年的4月30日前,上报中注协。

第九条 每年5月份,中注协根据情况进行抽查。如发现填报情况严重失实,取消事务所当年及下一年度综合评价资格,并通报批评。 

第十条 每年6月份,中注协根据事务所上报的数据,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并确认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得分。

第十一条 每年7月份,中注协通过认定的网站和报刊,公布综合评价得分前百家的信息。

对于在公布前终止的事务所的信息,不予公布。

第十二条 对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包括: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行业领军人才后备人选人数(以下称领军人才人数)、处罚和惩戒情况等五项指标。

(一)总收入,是指事务所上报的、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数据,不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所的收入。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在中注协认定的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数据。

(三)培训完成率,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占本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比率。

(四)领军人才人数,是指事务所在填报《情况表》、《分所情况表》时,已通过中注协组织的测试并选拔的领军人才人数。

(五)处罚和惩戒情况,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的前3年,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情况。

第十三条 综合评价指标中的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得分。

领军人才人数为直接加分项,每名加0.5分。

处罚和惩戒为直接减分项,按照下列不同处罚和惩戒种类减分:

(一)事务所受到暂停业务处罚及与其他处罚并处的,一次减5分;单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以上三项或者两项处罚并处的,一次减4分;受到公开谴责的,一次减3分;受到通报批评的,一次减2分;受到训诫的,一次减1分。

(二)注册会计师受到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撤销会员资格的,减4分;受到其他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应减分值,分别按照事务所受到相应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应减分值的50%计算;受到刑事处罚的,按照对事务所的最高处罚减分。

第十四条 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价得分=总收入得分 +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培训完成率得分+领军人才人数得分 – 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

(一)总收入得分=(某事务所总收入/上一评价年度前100家事务所收入平均值)×70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某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上一评价年度前100家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值)×10

(三)培训完成率得分=(某事务所完成继续教育的注册会计师人数/该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20

(四)领军人才人数得分=领军人才人数×0.5

(五)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Σ[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次数(人数)×相关分值]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

1.《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基本情况表》 Size:[20479]

2.《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综合评价基本情况表》 Size:[19455]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