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江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6:57:24  浏览:87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江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政府


印发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江府[2004]81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江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七月十三日

   

江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江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转发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江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江机编[2004]14号)和《关于印发〈江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江机编[2004]15号)精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由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加挂江门市城市管理局牌子,负责市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公用事业行业、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等城市综合行政管理工作。

一、职能调整

(一)划入职能

原由市建设局承担的城市建设管理和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职能。

(二)转变职能

按照城市建设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市区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其附属的人行道、下水道等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管理由市直接负责;支路、街坊路及其附属的人行道、下水道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下放区政府负责; 将各区行政辖区内的城市建设监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日常具体管理业务、行政执法的有关职能交给区负责。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公用事业行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制订相关的措施、办法,并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二)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组织实施市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公用事业行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近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负责组织和实施市区市政设施建设及维护、公用事业行业、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的行政管理工作。

(四)指导、协调、组织市区各区城管(市政)部门进行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城市建设管理、城市排涝、污水处理以及城市道路、公共设施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管理工作,督促、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落实城市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

(五)依法实施市区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和城市建设管理。负责审批市区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及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审批事项;办理市政排水管理手续和供水企业暂停供水、二次供水设施消毒企业的备案。

(六)负责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简称建管中心)的具体运作和管理。

(七)负责编制城市建设维护费年度支出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管理。

(八)负责市区城市主、次干路及其附属的人行道、下水道等设施和市区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市政排涝泵房、市政设施的河堤、市政设施的挡土墙(含护坡)的建设、维护、管理;负责市区城市桥梁(涵)检测、养护活动的管理工作。

(九)负责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审核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单位资质,组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的招标;监督、管理市区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收费价格和服务质量,会同市物价部门审核、上报、监督实施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调价方案。

(十)管理市区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和二次供水,监督供水企业按规定设置、维护市区公共供水消火栓;负责城市供水企业备案;监督、管理市区供水水质。

(十一)制定市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公用事业行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科技发展计划,指导、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科技项目攻关;协同有关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十二)负责市区市政设施档案管理及市区市政公用事业行业统计工作,管理所属事业单位。

(十三)承办市人民政府和省建设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设7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负责组织协调机关政务,草拟综合性文件,组织大型会议;负责文电处理、法制、调研、信息、保密、文印、档案、信访、接待和机关后勤管理;牵头处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承办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负责城建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任务的督办;负责保卫、消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工作。

(二)工程技术科(挂总工室牌子)

负责拟订城市建设项目中长期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制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库,制订工程项目投资概(预)算;组织制定和实施监督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的专业详细规划;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监督指导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负责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指导、监督、管理;制定市政公用事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成果推广,指导重大技术引进和创新工作;审核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工程的预(结)算。

(三)市政设施管理科

负责市区城市主、次干路及其附属的人行道、下水道和城市桥梁(涵)、路灯、市政排水泵房、市政设施的河堤、市政设施的挡土墙(含护坡)等市政设施管理;编制道路及路灯建设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法草拟市政设施管理规定、办法;编制、审核市政设施维修、养护计划;组织市政维修、养护、清疏和排涝工作;组织城市道路综合管道特许经营的实施;审批市区主、次干路经规划部门同意的临时占用城市道路事项,办理依附于市政设施建设的各种管线、杆线、灯饰、广告手续;办理单位投资建设城市道路备案;查处占用、损坏市政设施违法违章行为;负责办理市区生活小区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验收和市政设施移交接管工作;负责市区桥梁(涵)检测、养护活动的管理工作;组织处理市政设施突发事故,实施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市政设施的维修、加固工作;办理市政排水管理手续;收集和建立市区主、次干路市政设施资料档案。

(四)公用事业管理科

负责市区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管理工作;编制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方案等前期工作;组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行业特许经营的落实;监督、管理市区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收费价格和服务质量,会同市物价部门审核、上报、监督实施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调价方案;依法草拟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管理规定、办法;办理改装、拆除、迁移公共供水设施、二次供水设施消毒、供水企业暂停供水等业务备案;管理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二次供水;监督建设单位及供水企业按规定设置、维护市区公共供水消火栓;编制市区市政排水发展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收集市区排水管网资料档案;负责市区市政公用事业行业统计工作,编报生产统计报表。

(五) 城建管理办公室(挂江门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负责指导、组织协调、监督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做好城市建设监察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城市建设监察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大案、要案和跨区域案件的处理工作;拟制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依法制定城建监察规定、办法并监督执行;协调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和市直有关部门落实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综合整治目标;负责审批城建监察方面的审批事项;负责本局驻市政府行政总汇“窗口”的业务工作。

(六)组织人事科

负责党务、组织、人事、监察、宣传教育、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工作,指导、管理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责机关党建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负责职工培训、工会、共青团、妇女、计划生育等日常工作;负责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和继续教育工作。

(七)计财科

负责编制城市建设维护费计划和财务收支年度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按计划拨付工程款;负责建管中心的财务运作;做好直属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审计和经营管理工作;负责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有偿服务收费管理;监督、检查各项收费价格执行情况;管理城市建设维护费等专项资金;负责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及财务工作。

四、人员编制

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机关行政编制17名,事业编制1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副处)1 名,正副科长12名;调研员或助理调研员1名,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6名。

五、其他事项

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职能及机构编制等问题仍按江府办函[2004]38号文有关规定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办发〔2004〕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部制定了《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务求纠风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全国卫生系统开展

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整顿和专项治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三项任务。

一个目标:在所有医疗机构中有效遏制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三项任务:

(一)弘扬正气,倡导先进,树立一批医德高尚、服务优良、医术精湛、无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风管理制度,包括负责人责任制度、医院评价制度、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形成医院、主管部门和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行风监督机制。

(三)严肃纪律,追究责任,坚决查处严重违规违纪的医务人员和疏于管理、听任不正之风盛行的医院或卫生部门领导。

三、治理措施

(一)加强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坚决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不正之风,是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确定的2004 年纠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都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提高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各级卫生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的目标、措施和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大力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

大力弘扬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中表现出的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认真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倡导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拒收“红包”和严禁乱收费的强大舆论氛围。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深入调查,发现和树立一批自觉抵制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力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加强正面引导、促进行风建设。

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直属、直管医院向社会公开做出承诺,坚决执行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格内部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争创行风先进模范。

(三)明确各项纪律和要求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向所属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进一步明确纠风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1、严禁医务人员收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医务人员对患者馈赠钱物当时难以谢绝的,必须于24小时内上交医院指定部门,由指定部门及时退还患者。难以退还的,由医院统一处理。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不上交的,视同收受“红包”处理。

2、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当利益。

3、严禁医务人员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和提成。

4、严禁医疗机构对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报告及其他特殊检查等实行“开单提成”办法,或与科室、个人收入挂钩。

5、严禁医疗机构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之外,巧立名目乱收费。

6、医疗机构内部一切财务收支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取消科室承包的收入分成办法,科室不准设立“小金库”。

(四)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

坚持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剖析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成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运行机制,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铲除不正之风滋生土壤,建立纠风长效机制。

1、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纠风工作责任,建立院长一手抓医院管理、一手抓医德医风的“一岗双责”制度,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作为院长的重要职责。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度,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3、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医患沟通,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4、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重点检查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收费行为、医生处方、开单检查情况。建立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定期将评价和监督信息向社会公布,引导病人自主选择就医,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

5、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的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增强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通过“公告”、“住院须知”等形式向患者和社会宣传行风纪律规定,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召开座谈会或书面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确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接受患者和群众的投诉,及时核查处理。

(五)强化行政监管职责,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加强监管。设立向社会公开的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指定专人负责处理群众的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件件有核实、有处理、有反馈。对提供证据、经核查属实的举报者,给予一定奖励。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物价、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和收费行为的日常监督。对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违纪行为,查实一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责令暂停执业活动;重犯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六)严格纠风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纠风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并收到实效。对医疗机构纠风工作不力,疏于管理,医务人员顶风违纪,继续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并追究领导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地区纠风工作指导不力,监督不严,不正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或对群众举报不认真核查,不严肃处理的,要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四、具体安排

2004年的专项治理工作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开展自查自纠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今年6月底前,组织所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部署和要求,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对自查出来的问题,依照有关规定酌情处理,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各直属、直管医院带头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二)组织检查

卫生部将于7月初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群众举报。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部属、部管医院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专项治理情况开展检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三)总结完善

四季度,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纠风专项治理情况开展检查,检查情况向全国通报。今年年底前,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专项治理责任制的要求,向卫生部报告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卫生部将根据各地专项治理的情况写出报告,提出明年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报告国务院和中央纪委。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森林防火条例

甘肃省人大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森林防火条例



  颁布机构: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维护林区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森林防火是指本县境内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第三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主管森林防火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一)检查、监督区、乡、民族乡、镇、村、林(牧)场及各有关单位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实施,指导森林防火工作;

  (二)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扑救火灾;

  (三)协调区、乡、民族乡、镇、村及各有关部门之间森林防火工作事项;

  (四)讨论决定有关森林防火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条 各林区设立护林防火联防委员会,各乡、民族乡、镇设立护林防火委员会,各村及驻林区各单位设立护林防火小组。

  林区各级护林防火组织负责本区域内的护林防火工作,并建立下列工作制度:

  (一)宣传教育制度。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制定各林区防范措施和扑火预案,检查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森林防火责任制。林区各级森林防火组织要实行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

  (三)火情报告制度。防火期内,坚持昼夜值班,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准确掌握火情动态,及时上报情况;

  (四)火警、火灾紧急扑救制度。发生火警、火灾要立即通知辖区内各级森林防火组织迅速赶赴现场,成立临时扑火指挥部,下达扑火动员令,制定扑救措施,紧急动员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扑救工作;

  (五)森林火灾档案备案制度。记载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森林资源受害及成灾情况,并建立档案。

  第五条 各国有林场要组建半专业森林扑火队,林区内的乡、民族乡、镇、村应组建民兵义务扑火队,定期进行培训和防火演练,做到组织健全、应急到位。

  第六条 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可在林区交通要道和人员活动频繁的山口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点)。凡进入林区的机动车辆和人员必须接受防火检查。

  第七条 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为森林防火期。1月1日至4月30日为森林火险期,3月至4月为高火险期,11月为森林防火宣传月。

  第八条 防火期实行凭证入山制度。凡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必须办理由林场(站)签发的入山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活动,必须接受森林公安民警和林政人员的防火检查。

  第九条 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及林缘区野外吸烟、烤火、烧纸、野炊和燃放鞭炮。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森林公安民警和林政工作人员定期清理林区内闲散人员,严禁将火种带入林区。

  第十条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林区用火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凡在林区从事放牧的牧民要与护林站(点)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明确防火责任区和固定的用火点,责任区内的雇工由雇主管理;

  (二)凡在林区从事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与林场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划定防火责任区,限定活动范围,严禁在林木上架设电线、林间明火起灶;

  (三)防火期内进行森林综合培育、灾害木清理等作业时,林业部门要对民工和当地群众做好防火宣传教育,严格控制火源,实行用工雇主管理责任制;

  (四)林区内的旅游景点,必须在划定地段设置防火设施,同当地林场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并在固定的房舍内安全用火。进入林区的游客,要接受防火安全教育,遵守火源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加强林区的森林防火设施建设:

  (一)在重点林区的制高点设置防火瞭望台(塔);

  (二)定期检查、检修防火通讯网络设施,及时配备、更新通讯网络设备;

  (三)护林防火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多方筹措资金,逐步配备足够的防火、灭火器具;

  (四)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和乡村设置护林防火宣传牌和专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情,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或防火组织、国有林场报告。接到火情报告的单位,在组织扑救的同时将火情上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

  第十三条 扑救森林火灾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火势较大或延烧时间在两小时以内尚未扑灭的,要立即向上级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工作。

  第十四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要全面检查,消灭余火,由所在地乡、民族乡、镇、村和林场安排人员看守火场,经自治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第十五条 对森林火灾,当地护林防火联防委员会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起火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扑救情况,物资消耗,其他经济损失,人身伤亡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调查,记入档案,并报自治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备案。

  第十六条 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一)连续五年以上在本行政区域和林区内未发生森林火警、火灾的;

  (二)发现纵火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公安机关的;

  (三)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敢于同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行为作斗争,避免重大损失的;

  (四)发生火灾、火情及时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进行扑救,并报告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部门的。

  第十七条 违反下列规定的,由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一)森林防火期,在林区及林缘区野外吸烟、随意用火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办理入山证,不接受森林公安民警或林政执法人员检查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不按规定安全用火的;

  (四)机动车辆未安装防火罩进入林区从事运输或不接受检查的;

  (五)在林区扫墓烧纸、燃放鞭炮、取暖、野炊等未熄灭余火的;

  (六)不服从防火指挥部指挥或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

  (七)过失引起森林失火,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十八条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工作人员,可视情节或者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出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 本条例执行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